園林植物小常識——合歡
![]() 合歡(豆科合歡屬植物) 合歡(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.),又名絨花樹,夜合歡。豆科、合歡屬植物。因晝開夜合故名夜合,合歡是觀賞植物。一名“馬纓花”。落葉喬木。二回偶數羽狀復葉,小葉甚多,呈鐮狀,夜間成對相合。夏季開花,頭狀花序,合瓣花冠,雄蕊多條,淡紅色。莢果條形,扁平,不裂。主產于我國中部。喜光,耐干燥瘠薄。木材紅褐色,紋理直,結構細,干燥時易裂,可制家具、枕木等。樹皮可提制栲膠。高4~15米。樹冠開展;小枝有棱角,嫩枝、花序和葉軸被絨毛或短柔毛。托葉線狀披針形;頭狀花序于枝頂排成圓錐花序;花粉紅色;花萼管狀,花期6~7月;果期8~10月。原產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朝鮮。為威海市市樹。 1形態特征 合歡,落葉喬木,高可達16m。樹干灰黑色;嫩枝、花序和葉軸被絨毛或短柔毛。托葉線狀披針形,較小葉小,早落;二回羽狀復葉,互生;總葉柄長3-5cm,總花柄近基部及最頂1對羽片著生處各有一枚腺體;羽片4-12對,栽培的有時達20對;小葉10-30對,線形至長圓形,長6-12mm,寬1-4mm,向上偏斜,先端有小尖頭,有緣毛,有時在下面或僅中脈上有短柔毛;中脈緊靠上邊緣。頭狀花序在枝頂排成圓錐大辯論花序;花粉紅色;花萼管狀,長3mm;花冠長8mm,裂片三角形,長1.5mm,花萼、花冠外均被短柔毛;雄蕊多數,基部合生,花絲細長;子房上位,花柱幾與花絲等長,柱頭圓柱形。莢果帶狀,長9-15cm,寬1.5-2.5cm,嫩莢有柔毛,老莢無毛。花期6-7月;果期8-10月。[1] 2生長習性 生于山坡或栽培。合歡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,對氣候和土壤適應性強,宜在排水良好、肥沃土壤生長,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氣候,但不耐水澇。生長迅速。性喜光,喜溫暖,耐寒、耐旱、耐土壤瘠薄及輕度鹽堿,對二氧化硫、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。 3地理分布 產于中國黃河流域及以南各地。分布于華東、華南、西南以及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陜西等省。朝鮮、日本、越南、泰國、緬甸、印度、伊朗及非洲東部也有分布。非洲、中亞至東亞均有分布;美洲亦有栽培。 4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功效主治 1.肺癰。取合歡皮一掌大,加水三升,煮成一半,分二次服。 2.跌打損傷。用合歡皮,把粗皮去掉,炒成黑色,取四兩,與芥菜子(炒)一兩,共研為末,每服二錢,臥時服,溫酒送下,另以藥末敷傷處,能助接骨。 3.小兒撮口風。有合歡花枝煮成濃汁,揩洗口腔。 4.中風攣縮。用合歡枝、柏枝、槐枝、桑枝、石榴枝各五兩,生銼;另取糯米五升、黑豆五升、羌活二兩,防風五錢、細曲七升半。先以水五斗煎五枝,取汗二斗五升浸米、豆蒸熟,加曲與防風、羌活,照常法釀。封二十日后,壓汁飲服,每飲五合,常有酒氣即可,不宜過醉致吐。 此外,祖國醫學認為,合歡確有解郁安神之功效。《中華古今注》曰:“欲蠲人憤,贈之以青裳。青裳,合歡也。”《養生論》也說:“合歡蠲怒,萱草忘憂。”合歡味甘,性平。歸心、肝經。 合歡花含有合歡甙,鞣質,解郁安神,理氣開胃,活絡止痛,用于心神不安、憂郁失眠。治郁結胸悶,失眠,健忘,風火眼,能安五臟,和心志,悅顏色,有較好的強身、鎮靜、安神、美容的作用,也是治療神經衰弱的佳品。 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:合歡皮呈淺槽狀或卷成單筒狀,長40~80mm,厚1~3mm。 外表面灰褐色,稍粗糙,皮孔紅棕色,橢圓形。內表面平滑,淡黃白色,有縱直的細紋理。質硬而脆,易折斷,折斷面裂片狀。氣微香,味微澀,稍刺舌,而后喉部有不適感。 顯微鑒別:從皮橫切面可觀察到木栓層細胞數十列,常含棕色物及草酸鈣方晶。皮層窄,散有石細胞及含晶木化厚壁細胞,單個或成群。中柱鞘部位為2~6列石細胞及含晶木化細胞組成的環帶。韌皮部寬廣,外側散有石細胞群,內側韌皮纖維與薄壁細胞及篩管群相間排列成層;石細胞群與纖維束周圍均有含晶木化厚壁細胞。射線寬1~5列細胞。 粉末鑒別:米黃色。 ① 纖維大多成束,細長,直徑7~25μm,壁極厚,淡黃棕色,木化。纖維束周圍有含晶細胞,形成晶纖維。 ② 石細胞眾多,類方形、類長方形或類多角形,直徑11~60μm,壁極厚,木化,孔溝明顯。石細胞群周圍的厚壁細胞常含方晶。 ③ 含晶細胞類方開或類長圓形,直徑16~24μm,壁不均勻增厚,微木化,胞腔含方晶。 ④ 草酸鈣方晶呈多面形,少數呈立方形或扁方形,直徑約至16μm。 ⑤ 韌皮薄壁細胞較小,壁稍厚,徑向面觀紋孔圓形;切向面觀呈連珠狀增厚。此外,有木栓細胞、篩管、淀粉粒。 化學法鑒定: (1)取本品粉末0.5g,加生理鹽水5mL,水浴煮沸2min,濾過。取濾液2mL,加2%紅細胞生理鹽水混懸液2mL,搖勻,可見溶血現象。(檢查皂甙類) (2)取本品粉末2g,加甲醇15mL,冷浸過夜,濾過。取濾液1mL,加鐵氰化鉀-三氯化鐵試劑數滴,顯藍色。(檢查酚類和鞣質) (3)取第(2)項甲醇提取液濃縮至約4mL,取濃縮液1mL,加濃鹽酸數滴及鋅粉少許,在沸水浴上加熱,顯櫻紅色。(檢查黃酮) (4)取粉末1g,加水10mL置60℃溫浸1h,濾過,取濾液各3滴,分置兩支試管中,一管中加0.1mol/L鹽酸溶液5mL;另一管中加0.1mol/L氫氧化鈉溶液5mL,強力振搖1min,堿液管泡沫比酸液管泡沫高一倍以上。 藥理作用 1.抗生育作用:合歡皮冷水提取物具有顯著的抗生育作用,羊膜腔內給藥可使中孕大鼠胎仔萎縮色澤蒼白而中止妊娠。人妊娠子宮肌條在合歡皮提取液的作用下收縮, 張力及振幅均顯著增加,而收縮頻率明顯減少,合歡皮的作用與縮宮素相似,但起效時間較慢,持續時間長。合歡皮抗生育有效成分為皂甙,合歡皮總皂甙1.78mg/kg皮下注射有顯著抗著床作用,能減少大鼠妊娠動物數和正常胚胎數,妊娠終止率為86%。于妊娠第4-6d給藥也有顯著抗早孕效果,妊娠終止率為40%。合歡皮總甙宮腔注射可使妊娠6-7d大鼠胎胞萎縮死亡,死亡率為88%。70μg/kg腹腔注射(小鼠LD50的1/50)每日1次共3d,不能使幼年雌鼠子宮增重,表明其無雌激素樣活性。合歡皮的多種同屬植物的樹皮均具有顯著的興奮子宮和致流產作用,山合歡(Albizia.kalkora)樹皮所含皂甙對大鼠也有抗著床和抗早孕等作用。 2.抗過敏:合歡皮煎劑大鼠灌胃給藥可抑制其腹膜肥大細胞脫顆粒,體外試驗也有類似作用。合歡皮煎劑可明顯抑制抗原(馬血清)對大鼠的致敏過程和抗體產生過程。其有效成分似為一耐熱的水溶性物質。 3.抗腫瘤作用 合歡皮所含多糖對小鼠移植性腫瘤S180抑制率為73%。 史料記載 1.《本經》:主安五臟,和心志,令人歡樂無憂。 2.《本草拾遺》:殺蟲。 3.《日華子本草》:煎膏,消癰腫,并續筋骨。 4.《本草綱目》:和血,消腫,止痛。 5.《分類草藥性》:消瘰疬。 6.《動植物民間藥》:治咳嗽。 7.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治心氣躁急、失眠及筋攣。 8.《本草衍義補遺》:合歡,補陰有捷功,長肌肉,續筋骨,概可見矣,而外科家未曾錄用何也? 9.《本草匯言》:合歡皮,甘溫平補,有開達五神,消除五志之妙應也。……味甘氣平,主和緩心氣,心氣和緩,則神明自暢而歡樂無憂。如俗語云,萱草忘憂,合歡蠲忿,正二藥之謂歟。又大氏方,主消癰疽、續筋骨者,皆取其能補心脾,生血脈之功耳。朱丹溪曰,合歡與白蠟同入膏藥中用極效。 10.《本草求真》:合歡,氣緩力微,用之非止錢許可以奏效,故必重用久服,方有補益怡悅心志之效矣,若使急病而求治即歡悅,其能之乎? 觀賞價值 合歡可用作園景樹、行道樹、風景區造景樹、濱水綠化樹、工廠綠化樹和生態保護樹等。 5栽培技術 播種繁殖 春季育苗,播種前將種子浸泡8-10h后取出播種。開溝條播,溝距60cm,覆土2-3cm,播后保持畦土濕潤,約10d發芽。1h㎡用種量約150kg。苗出齊后,應加強除草松土追肥等管理工作。第2年春或秋季移栽,株距3-5m。移栽后2-3年,每年春秋季除草松窩,以促進生長。 合歡常采用播種繁殖,于9~10月間采種,采種時要選擇子粒飽滿、無病蟲害的莢果,將其晾曬脫粒,干藏于干燥通風處,以防發霉。 種子處理 于翌年3~4月間,將種子作處理后方可播種。由于合歡種皮堅硬,為使種子發芽整齊,出土迅速,播前2周需用0.5%的高錳酸鉀冷水溶液浸泡2h,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置于80℃左右的熱水中浸種30s(最長不能超過1min,否則影響發芽率),24h后即可進行播種。利用這種方法催芽發芽率可達80%~90%,且出苗后生長健壯不易發病。 育苗 育苗方法有營養缽育苗和圃地育苗。 營養缽育苗。常用的營養土有2種:一種是焦泥灰60%~70%、園土20%~30%、垃圾或欄肥9.5%、鈣鎂磷肥0.5%,混拌均勻;另一種是肥沃表土90%、草木灰7%、骨粉1%、腐熟畜肥2%,搗碎拌勻。每杯播種2~3粒經過催芽處理的種子,播種后上面蓋些泥灰或細土25px,有條件的再撒上一些松針。把已播種的營養杯排成寬25px、長度不定的畦,畦四周培土與杯等高,以保持水分,約排18萬只/hm2左右,播后1周即發芽出苗。 圃地育苗。圃地要選背風向陽、土層深厚、沙壤或壤土、排灌溉方便的地方。翻松土壤,鋤碎土塊,做成東西向、寬1m、表面平整的苗床。播種前在畦上先施腐熟人糞尿和鈣鎂磷肥,再蓋上一層細園土。采用寬幅條播或撒播,播種后蓋一層約12.5px厚的細泥灰,然后覆蓋稻草,用水澆濕,保持土壤濕潤。用種量,需移苗栽植的播45~60kg/hm2,不移苗的播30~37.5kg/hm2。播種后7d內,晴天要噴1~2次水,保持苗床濕潤。幼苗出土后逐步揭除覆蓋物,第一片真葉普遍抽出后全部揭去覆蓋物,并拔除雜草。 移栽管理 合歡密植才能保證主干通直,育苗期要及時修剪側枝,發現有側枝要趁早用手從枝根部抹去,因為用刀剪削側枝往往不徹底,導致側芽再度萌發。主干傾斜的小苗,第二年可齊地截干,促生粗壯、通直主干;小苗移栽要在萌芽之前進行,移栽大苗要帶足土球。移植時間宜在春、秋兩季。春季移栽宜在萌芽前,樹液尚未流動時;秋季栽植可在合歡落葉之后至土壤封凍前。同時,要及時澆水、設立支架,以防風吹倒伏。管理上每年應予修剪,調整樹態,保持其觀賞效果。另外,還要于每年的秋末冬初時節施入基肥,促使來年生長繁茂,著花更盛。綠化工程栽植時,要去掉側枝葉,僅留主干,以保成活,晚秋時可在樹干周圍開溝施肥1次,保證來年生長肥力充足。 田間管理 定苗、除草及肥水管理 苗期要做好定苗、除草、施肥等工作。當苗高375px左右時要進行定苗,株距15~500px。如果田間雜草過多可進行人工鋤草或化除。定苗后結合灌水追施淡薄有機肥和化肥,加速幼樹生長,也可葉面噴施0.2%~0.3%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。8月上旬以前要以施氮肥為主,用純氮225~375 kg/hm2,后期(8月中下旬至9月間)以施用氮、磷、鉀等復混肥為主,用量為600~750kg/hm2,施肥時要按照“少量多次”的原則,不得施“猛肥”,以防肥多“燒苗”。由于合歡不耐水澇,故要在圃田內外開挖排水溝,做到能灌能排。若管理適當,當年苗高可達2000px以上。如作城鎮、園區綠化之用,要分床定植,苗期要及時修剪側枝,保證主干通直。 病害防治
夏、秋間有豆毛蟲為害羽葉。 (1)合歡常見病害主要有潰瘍病和枯萎病。可于發病初期用50%退菌特800倍液,或50%多菌靈500~8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600~800倍液進行噴灑,7~10d噴1次,連續用藥2次。 (2)蟲害主要有天牛、粉蚧、翅蛾等。可用80%敵敵畏乳油750g/hm2+煤油15kg/hm2,注入蟲孔殺滅天牛。用40%氧化樂果乳油1000~1500倍液,或50%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,分別于粉蚧、翅蛾的幼蟲發生初期連續噴藥2次,間隔5~7d,還可用菊酯類農藥進行交替使用。如噴藥后4h內遇雨需補噴 。 銹病 合歡患銹病后葉背會出現一些淡黃色斑點,斑點產生白色皰狀物。早期在皰狀物中散出 銹褐黃色粉末,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。后期在皰狀物中散出暗褐色粉狀物,即病原菌的冬孢子。為金合歡球銹菌,擔子菌亞門、冬孢菌綱、銹菌目。每年發病在10月下旬至第2年4月間,病部產生的皰狀物開始時只有夏孢子堆,約1個月后,出現冬孢子堆。 防治辦法: 噴灑0.3 石硫合劑,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,10~15天噴1次,連噴2~3次。 枯萎病 合歡樹枯萎病是一種系統性傳染病,對合歡樹來說是最嚴重的病害。該病發生幾率較大,幼苗及成品樹都受到影響。其中,3~5年生樹最易患枯萎病且發病速度快。另外,一些生命力弱的植株受此病影響,容易死亡。合歡枯萎病受氣候條件、土質和地勢、栽培環境及栽植管理的影響。高濕、多雨季節發病嚴重;土質粘重、地勢低洼、排水不良,積水地易發病;移栽或修剪等管理過程中造成的傷口,會增加鐮刀菌侵染機會。幼苗染病后,先是葉片變黃,然后根莖基部變軟,常出現倒伏,最后全株枯死。成株染病的話,先是1~2根枝條出現癥狀,病枝上的葉片萎蔫下垂,葉色呈淡綠色或淡黃色,后期干枯脫落,隨后部分枝條開始干枯,逐步擴展到整株,至死亡。截開主干斷面,可見一整圈變色環,樹根部斷面呈褐色或黑褐色。 防治辦法: 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,如淺色花的馳聞、深紅色花的夏洛特等,在種植形式上,最好采取單株或幾株點綴種植于綠化帶、花園、庭院,不宜大面積或在街道上做行道樹,因為街道土壤堅實,排水不良。 做好合歡幼苗的病蟲害預防。當幼苗長出2—3片真葉時,噴1次甲胺磷2000倍液,防止螞蟻等害蟲危害幼苗,以后定時定量在葉面上噴灑葉面肥,提高苗木抗病能力。選擇適宜生長的栽植地。以土壤疏松、排水條件較好的地方種植,切忌低洼積水。 減少傷口。在日常養護管理中,盡量少剪枝,剪口要適當涂抹保護劑。移栽時,以移栽小苗為宜,因大樹移栽中的傷根多;大樹移栽時,減少起苗與運輸、定植時間,栽前對根部進行殺菌消毒,可噴灑4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或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;移栽時,可用10%硫酸銅溶液蘸根處理,也可同時噴施生根粉等生長調節劑,以促進根系萌發生長。對于已截過的枝干斷面,涂抹保護劑,通過綁草加以保護,防治病菌侵入。栽后加強管理,立即灌透水,促進傷口及時愈合,在日常澆水、施肥等管理過程中盡量減少創傷口。旱時澆水,雨后排澇,定期施肥,增強植株長勢,提高抗病能力。 減少菌原感染。合歡樹盡量不在草坪中栽植,因草坪攜帶菌原對合歡會造成交叉感染;對栽入草坪中的合歡樹,要清除樹四周的草坪及雜草。在移栽前,盡量提前挖坑,高溫晾曬,用40%五氯硝基苯處理栽植坑土,尤其是對枯萎病高發區,必須進行土壤滅菌處理。 藥劑處理。對癥狀輕微的病株,在更換土壤的同時結合藥劑處理進行控制。可采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、60%多·福可濕性粉100倍液噴灑樹干或涂抹;或使用14.5%多效靈水溶性粉劑、40%五氯硝基苯粉劑300倍液,以及抗枯寧、甲基托布津、多菌靈等農藥常規濃度澆灌土壤,每8天左右灌1次,連續3~4次可有效遏制病情擴展,并使植株逐步恢復;而使用70%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300倍液,通過輸液的方式輸入植株內,可提高療效。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時,對樹穴及周圍相鄰土壤澆灌40%福美胂50倍液、40%五氯硝基苯粉劑300倍液,進行消毒,防止病菌蔓延。 合歡移栽:栽前對根部進行殺菌消毒。以移栽小苗為宜。因大樹移栽中的傷根多,為病原侵染提供了可乘之機。大樹移栽時,減少起苗與運輸、定植時間。對于已截過的枝干斷面,涂抹保護劑,通過綁草加以保護。 栽后加強管理:栽后立即灌透水,促進傷口及時愈合。在日常澆水、施肥等管理過程中盡量減少創傷口。旱時澆水、雨后排澇、定期施肥。增強植株長勢,提高抗病能力。 蟲合歡吉丁蟲 鞘翅目,吉丁蟲科。成蟲體長3.5~4.0mm,銅綠色,稍帶光澤,幼蟲老熟時體長5~6 mm,頭很小,黑褐色,胸部較寬,腹部較細,無足。蛀于害蟲,1年1代,6月下旬以老熟幼蟲在被害樹干內過冬。次年在隧道內化蛹,6月上旬開始咬食樹葉。多在干和枝上產卵,每處產卵一粒,幼蟲孵化潛入樹皮為害,到9、10月份被害處流出黑褐色膠,一直為害到11月幼蟲開始過冬。 防治方法 一是6月上旬成蟲羽化期往樹冠、干、枝上噴1500~2000倍的20%菊殺乳油等殺成蟲。 二是在5月成蟲羽化前進行樹干涂白,防止產卵。 三是幼蟲初在樹皮內為害時,往被害處涂煤油溴氰菊酯混合液(1:1),殺樹皮內幼蟲。 四是注意栽前苗木的檢疫工作,栽后加強管理,及早發現蟲害,及時清除枯株,減少蟲源及蔓延。 雙條合歡天牛 成蟲22~26mm,寬5~6mm,體棕色或黃棕色。背板中央及兩側有金綠色縱紋。鞘翅色較淺,每翅中央有一條藍綠色縱紋。鞘翅刻點粗密。每翅有3條縱脊紋。老熟幼蟲體長50mm左右,乳白色;前胸背板前緣有6個灰褐色斑紋,胸足3對。危害時,可造成觀賞樹木的大批死亡,降低木材利用和綠化觀賞效果。 發生規律 2年1代,翌春越冬幼蟲在樹皮下大量為害,成蟲6~8月出現,有趨光性,卵產在樹皮縫隙處。樹皮脫落處,露出的木質部有幼蟲蛀人時的長圓形孔。 防治方法 一是人工捕殺成蟲,成蟲羽化期,可于晚上8點左右捕殺。 二是在幼蟲孵化期,可在樹干上噴灑殺螟松。 三是在樹干基部等距離打小孔3-4個,孔深3~5cm,注入50%的久效磷1~3倍稀釋液,效果較好。四是在幼蟲危害期,樹盤澆灌250~400倍的氧化樂果乳油,防治效果也比較理想。 合歡巢蛾 鱗翅目,巢蛾科。成蟲體長6 mm左右,翅展12 mm左右。前翅銀灰色,有許多不太規則的黑點。卵橢圓形,黑綠色,成片。老幼蟲體長9~13 mm,初孵時黃綠色,漸變黑綠色,背中央和側有五條縱行黃綠線。受驚后非常活躍,往后跳動,吐絲下垂。蛹長6 mm左右,紅褐色,包在灰白色絲繭中。主要食葉,嚴重時,滿樹蟲巢,大量葉片葉肉被啃光或殘缺不全。樹冠呈現一片枯干景象。 一般發生在1年2代,蛹多在樹皮縫里、樹洞里、附近建筑物上,特別是在墻檐下過冬。次年6月中、下旬(中齡合歡盛花期)成蟲羽化,交尾后產卵在葉片上,葉片上出現灰白色網狀斑,稍長大后吐絲把小枝和葉連綴一起,群體藏在巢內咬食葉片為害。7月下旬開始在巢內化蛹。8月上旬第l代成蟲羽化。8月中旬第2代幼蟲孵化為害,這時易出現災害,樹冠出現枯干現象。9月底幼蟲開始作繭化蛹過冬。 防治方法: 一是在幼蟲期噴1500~2000倍的50%辛硫磷乳油,或2000倍的20%菊殺乳油,或1000~1500倍的90%敵百蟲晶體等殺幼蟲。 二是在秋、冬、春刷除樹木枝干和附近建筑物上的過冬繭蛹并消滅。 三是在幼蟲作巢期,蟲口不多的可剪掉蟲巢,消滅幼蟲。 6植物文化 詩詞歌賦 念奴嬌·合歡花 三春過了,看庭西兩樹,參差花影。妙手仙姝織錦繡,細品恍惚如夢。脈脈抽丹,纖纖鋪翠,風韻由天定。堪稱英秀,為何嘗遍清冷。 最愛朵朵團團,葉間枝上,曳曳因風動。縷縷朝隨紅日展,燃盡朱顏誰省。可嘆風流,終成憔悴,無限凄涼境。有情明月,夜闌還照香徑。 題合歡 李頎 開花復卷葉,艷眼又驚心。蝶繞西枝露,風披東干陰。黃衫漂細蕊,時拂女郎砧。 溫庭筠 菩薩蠻 雨晴夜合玲瓏日,萬枝香裊紅絲拂。閑夢憶金堂,滿庭萱草長。 繡簾垂簏簌,眉黛遠山綠。春水渡溪橋,憑欄魂欲消。古人用夜合歡贈人,謂可以消怨和好。 散文 浮生拾慧---合歡 (黃廷法 文) 市樹名稱 1993年5月經威海市人大常委會確定,威海市市樹為合歡。 民間傳說 1、合歡是一種惹人喜歡的植物,它有很多別名,其中“愛情樹”的別名還有著動人的傳說。話說古時泰山腳下有個村子,村里有位何員外。何員外晚年生得一女,取名歡喜。這姑娘生得聰明美貌,何員外夫妻倆視如掌上明珠。歡喜18歲那年清明節到南山燒香,回來得了一種難治的病,精神恍惚,茶飯不思,一天天瘦下去,請了許多名醫,吃了很多藥,都不見效。因此,何員外貼出告示,重金酬謝能夠醫治小姐疾病者。西莊有一位秀才雖窮,卻長得眉清目秀,天資聰慧,除了文才過人,還精通醫道。苦于無錢進京趕考。看到告示,秀才便揭榜進門。見到小姐,秀才即全然知曉病情,原來那日小姐南山燒香,與秀才邂逅,喜歡上他了,回家后日夜相思,此番見到秀才,病就好了一大半。于是,在診脈后秀才說:“這位小姐是因心思不遂,憂思成疾,情志郁結所致。”又說南山上有一棵樹,人稱“有情樹”,羽狀復葉,片片相對,而且晝開夜合,其花如絲,清香撲鼻,可以清心解郁,定志安神,煎水飲服,可治小姐疾病。聽了秀才的話,員外隨即派人和秀才一起前往南山采集此花。按照秀才所講方法,小姐服用后,不久痊愈,因此對秀才更生好感。在小姐的資助下,秀才進京趕考,考中狀元,又贏得小姐芳心,金榜題名之時,即為洞房花燭之夜。后來,人們便把這種“有情樹”叫作合歡樹,這花也就叫合歡花了。 2、由于合歡夜間枝葉合攏,另有鬼拍手一說。 花語 合歡花在我國是吉祥之花,認為“合歡蠲(音juān,免除)忿(消怨合好)”,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在宅第園池旁栽種合歡樹的習俗,寓意夫妻和睦,家人團結,對鄰居心平氣和,友好相處。清人李漁說:“萱草解憂,合歡蠲忿,皆益人情性之物,無地不宜種之。……凡見此花者,無不解慍成歡,破涕為笑,是萱草可以不樹,而合歡則不可不栽。”合歡花的小葉朝展暮合,古時夫妻爭吵,言歸于好之后,共飲合歡花沏的茶。現在,人們也常常將合歡花贈送給發生爭吵的夫妻,或將合歡花放置在他們的枕下,祝愿他們和睦幸福,生活更加美滿。朋友之間如發生誤會,也可互贈合歡花,寓意消怨合好。[9] |